兖州有个“泥人”徐,佛教作品显功力
有一次聚会,一个朋友故作神秘地问:“你知道咱这里有个‘泥人’徐吗?”天津的“泥人”张我是从冯骥才小说中得知,一个小地方也有这样的艺人使我不由得好奇,便问他在哪里。朋友回答说:“他家住城西嵫山旁,作品经常荣获大奖,圈内挺有名气!”
一个周末,我约了那位朋友一起寻访此人,当路口出现“仙女散花”和“笑面佛”两尊塑像时,朋友说:“见到‘他们’就到他家了!”曲径通幽,乡间小路只能通过一辆车,于一座二层农家楼房门前嘎然而止,“泥人”徐已在门口迎接。
热情的“泥人”徐让至客厅,客厅里满满的摆放着各色泥人,我被各种泥人吸引着,忘记了主人的礼让,看着、指着、说着、问着、拍着。婀娜多姿的仙女长袖善舞,斗蟋蟀的小儿天真无邪,小和尚懵懂可爱,孔夫子肃穆庄严,济公放荡不羁,观音大士颔首赞许——栩栩如生的人物神情无不活灵活现。
“泥人”徐真名叫徐波,中等身材,西装革履,头发乌黑,面色白净,大约五十岁,待人接物不像一个农民,这里是经济比较落后的一个乡镇,百姓指望种地和外出打工度日,“玩”泥人岂不是不务正业?
“泥人”徐看出我异样的表情,便说:“偶然的机会,我到泗水柘沟一位年近八十岁老艺人那里,接触到这个东西,一看就爱上了,跟着学过一段时间,会做了就离不开了,我喜欢它们,寂寞的时候,和它们说说话,高兴的时候对着它们喝一壶酒,它们是我的知音。”
我被客厅那些泥人作品震撼着,“泥人”徐却说“喝杯茶,我带着你们到楼上看看!”
“楼上还有?”我十分惊讶。而朋友和他相视一笑,看来他深知洞里乾坤,如果我不是“有缘人”,他是不会把我引到“泥人”徐的楼上,正所谓“玉在椟中求善价,钗于奁内待时飞”。
拾级而上,二楼是一个宽阔的空间,大阳台上排着一些工具,堆积着如山的废料和残品。房间里面是三面墙的架子,分成三层,每层上面都挤满了泥人,墙上还挂满了突兀着泥画的牌匾,原来这就是“泥人大世界”。有八仙过海,有四大金刚,有二十四孝,有福禄寿喜,有高力士为李白脱靴造型,有关云长刮骨疗毒组件,有四大美女立画,……。成套的作品不是单纯的泥人罗列,它们都是每个动人故事的主角,承载着历史、政治、神话、宗教等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。教人向善,弘扬正能量,比如说“新二十四孝”中有个故事:笑容满面的儿媳正在为婆婆梳头,小孙女拿着发卡仰头注视,儿媳动作轻柔,老人慈祥安逸,三个人物的泥人塑像组合在一起,是在宣扬中华“孝道”。老人安享幸福晚年,儿媳尽孝与前,孙女耳濡目染,一家三代传承自然之爱,“泥人”徐的构思真是绝妙而又睿智。命名为“倾听”的爷孙俩泥人造像,爷爷正捋髯倾听,孙儿附耳告知,爷爷乐的合不拢嘴,孙儿仿佛发现了新奇之事,按捺不住,可是爷爷耳背,只得用手做成喇叭状贴在爷爷耳边,一说一听,一副亲情怡然的画面把我们带进了祥和安详的白发垂髫互相交流中。
最精彩的就是:一个小和尚居然抱着一个小姑娘!原来展现的是这样一种场景,小姑娘要过河,可是水太深,不敢下河,踟蹰不前之时,一个小和尚正巧路过,可是施主是女儿身,戒规律条还有师傅教导,小和尚犯了难,这可怎么办?犹豫不决中,突发灵感,我只抱人不去看,只当她是一木人,于是就出现了“泥人”徐展现的画面,小和尚歪头看着另一边,双手托着姑娘的身子,害羞的姑娘把头朝向河对岸,此造型不知在“泥人”徐脑中构思过多少遍,终于展现出虽矛盾而又合理的场景,其遐思妙想简直匪夷所思。暗合着兖州历史名人——“坐怀不乱真君子”“和圣”柳下惠所代表的的“和”文化,“泥人”徐绝不是一般工匠,他是思想者!“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”。
每一组泥人塑像都是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,让人过目不忘,回味无穷,我沉浸在故事中,任由一幅幅画面闪现眼前,陶醉于此,多少年已经没有这种感动了,或许这就是作品的张力和表现力吧!小小泥人就是大千世界,“泥人”徐心中自有胸壑万重深。“泥人”徐也在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,一直说“如果……”看来他还在重新创作中。一个艺术家的每一次创作都是让作品更加完美,而完美的作品是不存在的,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。
他拿起一尊“李白醉酒”制品送与我们,留作纪念,他说李白与我们本地渊源颇深,他与杜甫在兖州“醉眠秋共被,携手日同行”,他们的这次相逢被闻一多称为“日月双曜”,成就了诗仙、诗圣际遇之千古佳话。其实,我早知道“诗仙”李太白在酒仙桥附近居住十年之久,是我的“街坊”!
和“泥人”徐的亲密接触即将结束,我大快朵颐了一场民间文化的“饕餮盛宴”。“泥人”徐如逢知音,他是一个民间艺人,盼望更多的人了解和推广,于是约好夏天之时,教我亲手做一个自己的泥人作品。
回来后,内心久久不能平静,在微信上传了“泥人”徐的作品,顿时吸引了好友们的目光,给“赞”给“评论”者络绎不绝,于是,我很想说:“‘泥人’徐你并不孤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