兖州点亮曹魏的建国之路
曹魏代汉之路既曹魏的建国之路。从兖州之变起,一直到孔融、荀彧之死,曹魏集团在处理拥汉派士大夫有异议。直到建安十八年曹操进位魏公,才形成以邺城为中心的魏国—冀州—东汉帝国一股控制力由强到弱的权力结构。至于曹丕代汉,已只是时间问题。很遗憾,在曹魏建国之路上的几大标志性事件,譬如兖州之变和孔融之死等,看来都存在疑问。
[成型]兖州之变:
拥汉派士大夫给予曹操致命一击
曹操作为汉末一方诸侯,其势力成型的标志是被兖州士大夫们推举为兖州牧,并且得到了袁绍等人的认同,却也是曹操遭遇了他一生最为惨痛的一次失败:在其东进徐州攻击陶谦期间,兖州士大夫集体叛变,推举吕布为兖州之主。
关于兖州之变的原因,史书里是有过结论的。袁绍建安五年发布的《讨伐曹操檄文》中便有说明。司马光在其《资治通鉴》中的说法也和《讨伐曹操檄文》大致相同。田余庆教授在《秦汉魏晋史探微》里也认可这一说法,并将这一变局定性为曹操集团与兖州世家大族之间的矛盾。
但其实“兖州之变起因于知名士大夫边让被曹操杀害”这个结论是靠不住的。史籍中有明确的证据:
(1)《后汉书·边让传》明确记载:“初平中,王室大乱,(边)让去官还家,恃才气,不屈曹操,多轻侮之言。建安中,其乡人有构让于操,操告郡就杀之。”白纸黑字,明明白白,边让死于建安年间(196-220),比兖州之变(194年)晚了好几年。
(2)、孔融建安年间入许都任职,曾向曹操推荐过边让,称:“(边让)为九州之被则不足,为单衣襜褕则有余。”孔融不可能把一个死人推荐给曹操。
兖州之变应该另有原因。曹操当年能够获得兖州士大夫们的认可,而被一致推举为兖州牧,自然是因为曹操此前的某些表现迎合了兖州士大夫们的政治倾向。其后兖州士大夫抛弃曹操,再次集体推举吕布为主,也应该从曹操、吕布以及兖州士大夫门的政治倾向方面入手分析。
[转变]迎天子都许昌:
主动拥抱拥汉派士大夫
经历了兖州之后的曹操,在对待的问题上汉献帝有了新的打算,也唤起了对拥汉派士大夫的全新的认识和重视。对外,曹操获得了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的政治优势,是众所周知的。对内,获得拥汉派士大夫的世家大族们的拥护,这是两层意义。
从兖州之变时作为拥汉派士大夫们的对立面,到主动拥抱拥汉派士大夫,曹操在建安元年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转身,他重新定位了自己在这个乱世里的身份。
[发展]官渡之战:
旧“学阀-权阀”体系崩溃
东汉由学术垄断引发政治权力垄断这一弊端,在以袁绍为代表人物的袁氏家族身上体现得极为充分。而这一门第的取得,正是袁氏家族在《孟氏易》学说方面形成了“学阀”。稍后袁绍在伐董联盟中被各方诸侯一致推举为盟主,所倚仗的也正是袁氏家族这种显赫无匹的世家声望。
曹操击溃袁绍的官渡之战,可以看做曹操集团对“学阀型”世家大族集团的一次完胜。光武帝开启的由“学阀”走向“权阀”的潘多拉之盒,在曹操手中被彻底关上了。也就是说,在官渡之战中所溃灭了的不是世家大族势力,而只是东汉一代所形成的畸形的“学阀-权阀”体系。所谓“唯才是举”,正是切断了士大夫们由“学阀”走向“权阀”的惯性路径。
[巩固]孔融之死:
对拥汉派士大夫的集中清理
平定冀州之后,曹操由兖州牧改任冀州牧,占据了帝国最富庶的、人口最密集的地区。随后曹操马上又有了新动作:准备在帝国疆域内恢复古代九州制的行政区划。按古制,冀州除了现有的地盘之外,还要并入现有的幽州、并州的全部,司隶州的东半部以及兖州、青州的一部分。冀州牧曹操的心机显然路人皆知。为抵制曹操恢复古九州制的计划,孔融抛出了他恢复古王畿制的计划。
建安十三年六月,曹操杀孔融。稍后,集团内另一老牌拥汉派士大夫荀彧在寿春仰药而死。
曹魏集团成型:三级同心圆结构
建安十八年,曹操已同时拥有了丞相、冀州牧、魏公三大头衔。这三个控制程度不一的同心圆构成了曹操架空东汉帝国,维持自己的权臣统治的骨架。从邺城出发,以魏郡为中心,曹操强悍的统治力穿透魏国,逾越冀州,进而辐射到了整个东汉帝国。建安十八年的五月丙申日,实际上是曹操的公司借东汉帝国之壳上市的大日子。从这一天开始,所谓的曹魏集团正式成型。日后的曹丕代汉,不过只是时间问题了。